医疗损害赔偿与医疗事故赔偿的差异 (一)

贡献者回答医疗损害赔偿和医疗事故赔偿的主要区别在于:
1. 赔付项目有所差异,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比医疗损害赔偿多一项"死亡赔偿金"。
2. 适用法规有异,医疗损害赔偿援引《民法典》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规定;
而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则须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判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医疗损害能赔多少? (二)
贡献者回答医疗损害赔偿涉及多个方面,具体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
医疗费是指因医疗事故导致患者需要进行治疗所产生的费用,依据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凭据支付,但不涵盖原发病的医疗费用。在医疗事故处理完毕后,如果确实需要继续治疗,则按照基本医疗费用进行支付。
误工费的计算标准依据患者是否有固定收入而有所不同。若患者有固定收入,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若无固定收入,则按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住院期间,若需要专人陪护,陪护费用按照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来计算。
残疾生活补助费则根据伤残等级,按照事故发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从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对于60周岁的患者,赔偿年限不超过15年;70周岁的,不超过5年。
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费用,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和普及型器具费用计算。
丧葬费则依据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进行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对象是死者生前或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无劳动能力的人,按其户籍所在地或居所地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不满16周岁的扶养至16岁;16周岁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对于60周岁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的,不超过5年。
交通费按照实际必需的费用计算,依据实际发生的票据支付。住宿费则按照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票据支付。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依据事故发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若造成患者死亡,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若造成患者残疾,则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值得注意的是,医疗事故赔偿中存在六种情况不被认定为医疗事故,包括紧急情况下的紧急医学措施、患者病情异常或体质特殊、现有医学技术条件下无法预料或防范的不良后果、无过错输血感染、患者自身原因延误诊疗、不可抗力。
医疗损害事故需要赔偿哪些费用 (三)
贡献者回答医疗损害事故发生后,需要赔偿的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治疗和康复的费用:
医疗费:包括伤者接受诊疗所产生的各项费用。护理费:伤者因行动不便或需要专业护理而产生的费用。交通费:伤者因就医、转院等产生的交通费用。营养费:伤者因恢复健康所需补充的营养品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伤者住院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
误工减少的收入:
补偿伤者因医疗损害事故导致无法正常工作而减少的收入。
辅助器具费:
针对伤者因事故导致残疾,需要使用的助行器、假肢、矫形器等辅助设备的费用。
残疾赔偿金:
伤者因医疗损害事故导致残疾,对其丧失劳动能力的补偿。
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丧葬费:用于处理伤者后事的费用。死亡赔偿金:对死者家属因失去亲人而遭受的精神损失和经济困难的补偿。
这些费用旨在全面补偿受害者的损失,并保障其基本生活和权益。
医疗损害赔偿项目都是有哪些 (四)
贡献者回答医疗损害赔偿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十二项:
医疗费:
依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费用凭证,结合病历、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误工费:
依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以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为准。
住院伙食补助费:
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标准确定,若无法住院,其本人及陪护人员的合理住宿费和伙食费也应赔偿。
护理费:
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人数、护理期限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残疾辅助器具费:
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特殊需要参照配制机构意见。
营养费:
依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和医疗机构意见确定。
丧葬费: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
依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交通费:
根据就医或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凭正式票据,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
住宿费:
参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死亡赔偿金:
依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六十岁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岁按五年计算。
精神损害抚慰金:考虑侵权行为所导致结果、侵权人过错责任、侵权情节及双方经济状况等因素。
医疗损害残疾赔偿金的赔偿范围最长赔偿多少年? (五)
贡献者回答医疗损害残疾赔偿金的赔偿范围最长赔偿三十年;但如果受害者是在六十周岁的,那么最多赔偿不超过十五年;如果是在七十周岁的,那么最多不会超过五年,这都是会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 一、医疗损害残疾赔偿金的赔偿范围最长赔偿多少年?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残疾生活补助费计算方法是: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的,不超过5年。具体计算公式是:平均生活费×赔偿年限×赔偿系数。相关项目的来源如下:
1、平均生活费:可以从医疗事故发生地统计部门(如统计局)得到。部分地区的该项统计指标不是以“平均生活费”表示,而是以“人均消费性支出”等概念表示。
2、赔偿年限:最高不超过30年,但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没有规定如何具体计算赔偿年限,实践中多是按最高年限计算。
由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假定我国的人均寿命是75周岁(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假定的人均寿命70岁相比,延长了5年),故该项中“60周岁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的,不超过5年”的规定,可按60周岁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的方式进行计算:60周岁计算5年、61周岁计算14年、62周岁计算13年、68周岁计算7年、69周岁计算6年,依次递减,70周岁按5年计算。须注意计算年限确定后,仍要乘以伤残等级系数。
3、赔偿系数:与伤残等级具有对应关系。伤残等级越重,赔偿系数越大。根据与《条例》同时生效实施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的规定,医疗事故的等级与伤残等级具有对应关系,即医疗事故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对应伤残等级一至十级,具体是一级乙等医疗事故患者的伤残等级为一级,二级甲等为二级伤残,二级乙等为三级伤残,以此类推。这样,最重的一级伤残,赔偿系数为100%,二级伤残为90%,以此类推,十级伤残的赔偿系数为10%。评定伤残等级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赔偿系数。
4、关于伤残评定的时间,因为该时间将直接影响伤残等级。但是,《条例》没有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可参照“治疗终结”规定。例如,《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规定为“医疗期满”,《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规定为“治疗终结”。
5、伤残生活补助费赔偿=伤残等级×医疗事故发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赔偿期限
二、医疗事故残疾用具费怎么计算
因伤残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残疾用具费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导致丧失部分生理功能而需配置补偿功能器具时支出的费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该项费用应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没有对“普及型器具”的外延加以明确界定,通常情况下是按照国产相关器具价格进行计算。
1、残疾用具包括假肢、轮椅、助听器、义眼、假牙、假发、眼镜等。其中义眼、假发等虽无功能补偿作用,但为社会普遍观念所认同,仍属残疾用具。计算费用时既包括残疾用具的购入费,也包括安装费。费用按照市场上普及型器具的价格计算,也可以参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规定。同时还应按照残疾用具的使用年限和人均寿命年限(75岁)把将来需要更换的费用计算在内。
2、所谓“普及型器具”,是指在同一品种中被广泛使用的器具,一般以国产为限,不包括豪华型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也规定残疾用具费“按照国产普通型器具的费用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3、“医疗机构证明”并非专指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的证明,还包括为患者治疗医疗事故损害的县(市、市辖区)医疗机构的证明。医患双方为是否需要配置残疾用具发生争议时,可根据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中对患者的医学建议等综合确定。
4、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5、残疾用具费赔偿金额=普及型器具的费用。
综合上面所说的,医疗损害残疾赔偿金一般是针对于发生医疗事故而受到伤残的人才会获得的,而对于伤残赔偿金的具本年限就会结合受害方实际的年龄来进行合理计算,最长者三十年,短者五年 ,所以,在处理的时候都是会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 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医疗损害赔偿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诺翊律网其他栏目。